探访竹编文化,四川农业大学学子走进竹艺村

(通讯员 刘思艺)2019年7月14日,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竹韵——探访竹编文化的古与今”前往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进行参观采访,深入了解竹编文化的古与今,亲身体验竹编的编织过程。

云图片

竹艺村合照。通讯员 赵伊博 提供

探寻竹编文化,重温竹编的发展史

道明竹编的发展取决于其丰富的竹资源,背靠的大山上满山生长的楠竹为道明人提供了竹编的原材料。《华阳国志》记载,在两千多年前,道明镇居民就已经开始种竹用竹,竹编最开始用于日常生活中,造型以背篓、撮箕、挑篼等农用器具为主。清代时期,道明竹编品类逐渐丰富,编织工艺也随之提高,《崇庆县志》提到,清代的道明竹编“所作竹器最繁,夙称优美”。民国时,道明竹编已名扬省内外。同学们在参观竹编博物馆时,更是进一步了解了竹编的发展历程。形状多样的竹编工具充分体现出了竹编发展的悠久历史。参观完竹编博物馆,成员刘思艺感叹道:“原来还以为竹编就是一种谋生手段,没有什么值得深究的,但今天看到那些奇特的竹编工具和精美的竹编作品才惊觉,原来竹编也有自己的故事啊。”

云图片

竹编工具展示。 中国高校之窗通讯员 赵伊博 提供

了解竹编现状,展望竹编的未来

参观继军竹制品厂时,厂长杨隆梅提到,在道明,有很多家庭以前以竹编为生,但发展到今天,愿意继续做竹编的人已经为数不多了。日益增长的工作机会让年轻人有了更多的谋生道路,而精彩纷呈的都市生活也让年轻人很难静下心来学习竹编,也不能静下心来打磨竹编技艺。据杨隆梅说,现在的很多竹编技巧都只有老手艺人会,这些老手艺人大多都是六十多岁了,而这些技巧可能会因为无人继承而遗忘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

继军竹编厂的杨隆梅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每当她谈起竹编时都一脸骄傲。杨隆梅为宣传道明竹编,走过祖国的大半土地,也去过世界各地。从她的描述中,同学们了解到,外国人对道明竹编的喜爱。杨隆梅提到,外国友人在竹编展览时基本上天天都要到会场参观,并且想要用自己国家有的同样性质的材料来制作这一充满魅力的工艺品。同时,竹编又在不断融入新的、受年轻人喜爱的流行元素。当地政府现在也在大力发展竹编。在红梅竹编的负责人处同学们了解到,手艺人肖瑶曾是一位护士,后来受到政府的号召回到竹艺村传承竹编。当地的小学也将竹编带入了课堂,从小培养孩子对竹编的兴趣,一个六年级的学生现在已经可以用自己学习到的竹编技术为自己赚到每天几十块的零花钱。

云图片

老手艺人在编花篮。通讯员赵伊博 提供

体验竹编制作,感受竹编的乐趣

在丁知竹工艺馆里,同学们亲自上手制作竹编,深入了解了竹编的编织方法,体会了深藏其中的乐趣。在竹编制作之前,工艺馆的老师提前准备好了编制期间需要的不同粗细、硬软的竹丝。在准备期间,通过和老师聊天同学们了解到制作不同样式的竹编要用不同的竹丝,竹丝用不对,编出的东西就不够精致好看,而为了制作出精致的竹编,竹丝需要编制者自己纯手工制作,一切一拉之中成型的竹丝要的是手艺人好几年的耐心与恒心,学习期间还会被刀划伤或被不够光滑的竹丝拉伤。准备工作完成后,同学们开始正式制作自己喜爱的竹编样式。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在粗细竹丝的一挑一压,空二挑一,锁边等看似简单,实则繁复的手法之中,同学们编好了属于自己的小巧的竹编作品。作品完成后,老师夸奖了同学们的心灵手巧,但同时又提到,同学们学习的都是最简单的竹编方法,像在木雕上做好竹编少则需要几个月多则需要一年多,那其中需要编织手法是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学会的,在瓷器上的竹编花费的时间则更长。

云图片

成员学习竹编制作。通讯员 赵伊博 提供

通过一天的走访体验,同学们丰富了自己对竹编这一手工艺的了解,更感受到了竹编传承的迫在眉睫,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竹编,爱上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