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将文物周边环境纳入日常巡查

2017年9月,课题组成员正在对园内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日常巡视检查。北海公园供图

课题报告内展示的对文物各部位残损情况的记录表格。 北海公园供图

新京报讯

(记者信娜)历史名园游人如织,园内文物如何保护存续?记者近日从北海公园了解到,历时约三年,《北海公园不可移动文物保存现状调查与日常维护管理研究》课题完成验收。同时,课题的主要成果“不可移动文物日常保养及维护管理办法的内部讨论稿”也首次发布。

课题主持人、北海公园园长祝玮介绍,北海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山形水系的完整性、文物古建的完整性、植物群落的完整性应是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总体目标和工作方针。因此,符合文物保护原则、文物发展基本规律的管理办法为今后北海文物日常保养与维护工作提供了标准化流程,可以指导并规范文物日常保养与维护。也能随时发现并记录文物变化趋势,及时研究解决方案。

历时3年摸底80座不可移动文物

历时三年,北海公园再次对园内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系统“摸底”。课题组成员、北海公园基建科负责人钱勃解释,一方面要明确保护对象,另一方面,也能对此前修缮过的文物进行全面“体检”。

记者了解到,此次调查的不可移动文物为北海及团城文物保护区内在历史上形成或遗留的具有价值且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包括北海及团城文物保护区域内所有古代建筑物、构筑物、露天陈设、石刻、水系等。

在钱勃看来,这份不可移动文物清单是保护的基础。他举例,课题中曾做过一次调查问卷,发现社会人士中70%对不可移动文物认知模糊,无法分辨哪些属于文物。

此次摸底共调查了80座不可移动文物建筑,拍摄照片超过2万余张,范围包括琼华岛、北岸、东岸与西岸等区域。钱勃解释,由于团城、阐福寺等建筑群刚刚修缮,整体情况较好,因此未列入此次调查。钱勃总结,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北海及团城的不可移动文物总体情况不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以清单形式制定标准化操作指南

北海每年近千万的游客量,会对不可移动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调和文物开放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北海的一道重要课题。记者了解到,根据文物调查情况,北海公园首次制定针对园内不可移动文物的日常保养标准。

钱勃介绍,以前是哪里坏了修哪里,有了这个管理办法,对文物周边环境和文物整洁度都提出了要求。同时,在日常保养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记录并归总,也可列入维修保养计划。

记者在这份管理办法(讨论稿)中看到,根据可逆性程度,文物被分为四个等级。例如,琉璃构件、石材构件、青砖等由于可逆性较差,残损后利用目前修缮技术及材料水平难以良好修复,因此,被列为第一等级,是日常巡视和维护中的重点监控对象。日常巡视内容也进行了划分,包括文物本体、周边环境及其他保护性设施。

利用清单的形式,对不可移动文物的日常保养及维护制定了标准化操作指南。以古建筑为例,分为屋面、下架等7个部位,每一个部位细化保养及维修的具体项目,如通风、油饰保养、除尘等。

揭秘1

调查发现部分文物需保养

课题专家评审、著名园林专家耿刘同评价,从调查结果来看,北海公园“不可移动文物”的整体保护情况较好。

根据调查,北海现存古建筑多为乾隆年间建造,按照乾隆早期、中期、晚期分为三个阶段。同时,少量建筑兴建于同光年间,另一些则在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后修建。其中,年代久远的文物主要为室外石质文物,如艮岳石等。

经过此次普查,发现北海公园内不可移动文物存在需要维护保养的情况。以有亚洲最大方亭式建筑之称的小西天极乐世界殿为例,虽然在十多年前进行过一次油饰保养,但是屋面部分已有三十年未进行修缮,瓦件破损等问题已普遍出现。

钱勃认为,大部分病害如果在出现问题的初期便适当人为干预,可减缓和阻止病害继续发展,也能避免采用整修加固等后续手段。

揭秘2

日常保养可延长修缮周期

此次调查显示,不可移动文物周边环境情况有待提高,例如,北海公园东侧园墙的外围居民环境。钱勃说,有时存在重视保护文物本体,却忽视周边环境的情况。另外他解释,与故宫这类宫殿式文物组群不同,北海是由不可移动文物与山形水系、植物群落形成的有机共同体,需全面保护。

目前,北海公园保护不可移动文物主要分为大修、局部修缮及日常保养维护。钱勃认为,大修或者小修,均是对文物有一定干预,而日常保养与维护则接近于“零干预”,如果能及时地做好日常保养与维护,就会有效延长修缮周期,性价比更高。

北京市文物局原局长孔繁峙认为,北海公园等历史名园时刻面临如何在开放中保护并延续文物的问题,要制定标准化的措施保护文物。耿刘同补充,文物需要日常维护才能保持完整完好性,从而接待游客。在这个过程中,类似的标准不但对北海公园有意义,对同类型的历史名园也有借鉴作用。

对话

课题组成员、北海公园原副园长刘军

小组日常巡查记录古建病害

新京报:为何开展这次课题调查?

刘军:北海是目前保存下来历史最悠久的皇家园林,历经金元明清,留下大量的可移动及不可移动文物。现在又赋予了公园职能,如何将两者关系融合,形成良性循环,因此进行了此次课题。希望用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方式保护北海公园文物。

新京报:这次课题调查对文物保护有什么帮助?

刘军:通过课题调查,北海公园结合游览和不可移动文物的现状,提炼和总结了更有效的管理方法。例如日常巡查方面,去年开始设立了专门的文物巡查员,职责明确。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并记录古建上不易发现的细小病害和边角位置的残损情况,如屋顶、琉璃砖、墙基等。上报后,由文物科进行“专家会诊”,最终决定采取什么类型的保护措施。

建立这样的日常手段,能第一时间发现不可移动古建筑的问题并及时处理。同时,每日也可记录古建筑病害及本身材质的变化程度,为研究及后续修缮积累数据。这种积累,对类似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均有借鉴意义。

新京报:巡查中是否发现一些问题,并采取必要手段?

刘军:去年巡查中发现永安寺内中轴线琉璃宇墙有裂缝,经持续巡查发现这些裂缝有增大的趋势。最终经过研究决定,将永安寺琉璃宇墙列为今年的保养项目。这样的情况今年也发现了几处。

同时,去年九龙壁引入了系统化遗产监测设备。利用专业仪器进行监测,未来在白塔等重点建筑上也计划采用这样的方式。

新京报:其他市属公园是否会采取类似保护方式?

刘军:许多市属公园都有不可移动文物。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要求市属公园定期对其进行普查并分级分类管理,对于不同状态的不可移动文物采取不同级别的管理措施。

此次北海针对不可移动文物的课题研究,就是在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对公园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北海公园文物状况,研究建立了文物日常养护维修的标准化方式,以期通过日常更加科学的文物保护工作,真正读懂不可移动文物向我们反馈的“语言”,有利于我们选定最恰当的方式保护它们。同时也希望这样的课题成果能够为其他市属公园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提供借鉴。

作者:信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