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同学进入大学后, 就很少主动给父母打电话? 白养了吗?

我们在高中拼命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能考上一所重点院校。对于许多学子来说,大学是实现梦的地方。在高中阶段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很少有其他剩余时间去做其它事情,所以也都期待着到了大学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连老师和家长也常常这样教导我们,只有在高中阶段努力拼搏,到了大学才有资格去享受大学时光。大学与高中的确有很多不同,单单是教学模式上就有很大差异。

而且大学都是实行住校制,尤其是一些要到外省上大学的学生,离家有几千公里。最初进入学校时,还会因为惦记父母,经常给父母打电话。会给父母分享大学的新鲜事物与生活的点点滴滴。随着时间越长,我们与父母联系的越来越少,也很少主动给他们打电话。一般都是没有生活费的时候才会给父母打电话,其余时间给父母打电话的次数屈指可数。很多父母都感叹孩子长大是留不住了吗?感觉像白养了一样。到底是什么原因才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呢?

1.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都开始有自己的生活圈子

高中因为学习紧张,同学们都没有太多的娱乐时间,几乎上都是在学习,父母也常常在耳边念叨,让我们好好学习长大后才有出息。到了大学学习压力没有初高中那么大,更多的是需要同学们主动去学习。大学生活除了学习还有很多其他剩余时间,同学们可以去参加社团活动,去参加校园比赛。接触的人一多就会交到更多的朋友,也就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和生活圈。时间和精力就有一些分散,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与父母沟通交流上。

2.变得独立,开始有自己的主见

上大学以前因为年纪较小,很多事情都不懂,很多时候都需要父母为我们做选择。但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大,性格会变得越来越独立,在决策一件事情上不再像以前一样,大事小事都需要父母为我们做决定,更多的时候我们更愿意自己去选择决定,我也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不想听父母唠叨

因为大学没有了老师的管教,很多父母不放心学生就会唠叨着让学生们好好读书,嘱咐同学们在大学里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儿。每次打电话时,父母们都要把强调的事情说很多遍,时间一长有些同学就会觉得父母太过唠叨。每次打电话都是说一些老生常谈的事情。为了逃避家长的唠叨,所以很少会主动去联系父母。

4.父母的心态影响

其实更多的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在初高中的时候父母基本上都是围绕孩子转。甚至有些妈妈为了陪读孩子上高三,还会不惜辞去工作。家长们为孩子付出了很多,而到了大学之后孩子上学离家远,都是到外省去上大学。基本上是一学期才回家一次,父母们的生活就好像突然失去了重心。从而觉得孩子和自己的联系变得很少,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慢慢的会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家庭,迟早会离父母越来越远。而不再是当初跟在爸爸妈妈身后的小孩子。

大学生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与父母联系变少,其实我们真正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少。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珍惜现在的时光,经常联系父母。哪怕只是简单的寒暄,拉家常,对于父母来说也是很好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