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劲夫家暴事件之后,是什么塑造了我们对家暴行为的“谅解”?

近日,占据我们注意力最多的一条新闻,大概是新生代演员蒋劲夫家暴女友的事件。先是蒋劲夫日裔女友三浦悠花,在Instagram上曝遭蒋劲夫家暴,且蒋劲夫行踪不明。随后,蒋劲夫在微博上承认家暴并道歉:“这一个月一直在忏悔和悔恨中度过。”11月27日,日本警方对蒋劲夫发布逮捕令,第二天,蒋劲夫自首。

蒋劲夫日裔女友三浦悠花。

这一事件的时间线至此都明晰无误,似乎会伴随着下一次热点事件的出场而逐渐被淡忘。但事件并没有就此结束,随着蒋劲夫被逮捕一同发酵的,还有国内众明星的声援与谅解。蒋劲夫的一众圈中好友纷纷发声,回忆与蒋劲夫相处的经历,集体站队为蒋劲夫辩护。

“女方绝不是省油的灯”“一个巴掌拍不响”等类似言论也大量出现在我们对此事件的讨论中。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几乎同时爆出的羽凡吸毒事件:全网形成明确共识,对吸毒零容忍。为何到了家暴事件,我们的共识底线被模糊了、被突破了?是什么塑造了我们对家暴行为的原谅空间?

撰文|安安

借“假酒”说“真话”

众明星声援背后,是人设的双重冲突

直到今天,胡歌微博的第一条依然是回应蒋劲夫家暴事件的微博。这条微博,也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

“明媚的少年”“我们还需要还原一个真相”“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虽然微博中写道不是在为蒋劲夫辩解,但整体行文给公众的感受就像在为他博求同情和原谅。紧接着,蒋梦婕、古力娜扎、窦骁等人集体为施暴者辩护,场面一时堪称“魔幻”。大众指责明星是不是都“喝多了”。

关于此事的讨论渐渐偏离了家暴本身,开始争辩明星身为公众人物的言论伦理问题。明星似乎陷入了一种“二重人设”的桎梏。在公共领域,他们必须意识到自己的言论表达可能带来的后果,但同时,大众又希望明星能够脱离造星工业的束缚,在公开场合表露自己的“真性情”,不要活得像一只工业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虚假人偶。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

作者: 王小峰

版本: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8月

这事关我们如何看待明星的公众表达。造星工业造出了许多能勾起大众兴趣的明星商品,但这些“商品”正成为粗暴的变现工具。当下造星工业正是阿多诺、霍克海默等人为首的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泯灭个性的文化工业,它的确印证了当下大众文化的多种现象,正如王小峰在《只有大众,没有文化》中所说:制造者逐渐丧失理性,其所制造的商品越来越简单直接。只是受众并非如法兰克福学派的支持者们批判的那样毫无审美判断,面对趋向类型化的明星商品,受众有时甚至希望他们能多“酒后吐真言”。

然而并非所有的真言都能受到受众的青睐。单就观点来说,受众希望能看到积极向上,或是能引发思考的言论。而当明星的“真言”,是逆时代而行的守旧言论,没有一个理智的人会因为这是“真性情”的流露,丧失对观点的判读。

他真实,但是他错了

在他们眼里,家暴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蒋劲夫家暴被捕成为最大热点事件之前,羽凡吸毒一事先一步成为关注焦点。“羽泉”组合另一位成员胡海泉在微博上用“琼瑶”风的文字连问多个“为什么”:

这条微博最开始在网络上成为一条“笑料”,有做公关的朋友微信发来一串“哈哈哈哈”:“硬拗兄弟情深的人设,太假了。”然而在后来的“同行衬托”下,胡海泉的微博竟然成为了回应的范本,至少他对羽凡的错误持否定态度,而没有回忆羽凡过往的明媚美好。

明星对蒋劲夫家暴的回应,与胡海泉的回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除了用大量的文字衬托蒋劲夫的积极形象之外,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呼吁“等待真相”。“等待真相”的原因,正如俞灏明后来回应所说,看热闹评价的人太多了,家暴的真相还不明确。但问题是,女方有验伤证明,蒋劲夫已经自首认罪,媒体证实的报道铺天盖地,蒋劲夫家暴已经是既定事实。还需要等待什么“真相”呢?

也许他们在等待一个原因。到底是什么,让一个在他们眼中“善待旁人”“阳光帅气”的“大男孩”,成了一个残忍的施暴者?是不是女方有什么问题?她出轨给蒋劲夫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她家里是不是网友相传的黑社会,逼得蒋劲夫动手?无论在等待什么,这个可能会到来的“真相”或许会成为事件反转的契机,会给他们一个答案,蒋劲夫依然是过去那个“明媚少年”,但家暴行为的严重性已被抛之脑后。

“家暴”在他们的“好友情感滤镜”下,成为一个轻描淡写的错误。如果他们的明星好友所犯的错误不是家暴,而是吸毒、偷税与民族国家相关的言行失误,还会有多少人站出来,说他过去“阳光明媚”?在他们的眼中,家暴并不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至少,不像吸毒、偷税那么严重,这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需要等待家暴背后的事实真相的问题。

只是,一个巴掌打在脸上,也响得很啊。

没能阻止家暴,反倒使家暴制度化

对家暴,我们需要“零容忍”

那到底是什么给家暴行为塑造了原谅的空间?从明星的微博中很难分析这么宏大的问题,但从具体的家暴案件处理中,不难发现背后的社会根源。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长久以来,社会倾向把家庭暴力看作一件“家务事”,而“家务事”并非公权力需要涉足的范畴。所以在我们的社会体系中,会有人罔顾家暴可能带来的伤害提议设置“离婚冷静期”,会存在即使已经存在家暴事实、但仍无法成功离婚的案例——“床头打架床尾和”“小夫妻打打闹闹很正常”。但即便夫妻后来达成了和解,以暴力的方式宣泄情绪,难道不是绝对无法容忍的行为吗?

《亲密关系如何伤害我们:性别暴力的94个案例

作者: 陈亚亚

版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年11月

人们总是在为家暴寻找各种合理的借口,无论男方还是女方。在陈亚亚主编的《亲密关系如何伤害我们》一书中,我们能够看到94个家庭暴力案例。妻子容忍家暴行为发生的理由有:丈夫压力太大、受暴者本身有过错、醉酒和自控力差等,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家暴的真正根源在于不平等的家庭关系,当妻子没有服从既定的角色规范时,丈夫有权力“教训”妻子。而在“家务事”的体系之中,丈夫施加于妻子身上的暴力,也因为公权力的缺位和缺乏法律震慑,成为了“合理存在”。

网友对蒋劲夫家暴事件的讨论,不少人都认为家暴的发生说明“女的不是省油的灯”,“一个巴掌拍不响”,“还是打得轻”。

这种对家暴的合理化已经达到了“嚣张”的程度。2011年,“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因家暴妻子Kim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东方卫视还请他做了一期电视辩论节目。在节目中,李阳承认自己做错了,但认为错误只需承认一次就足够了,他不认为自己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因为“打人不是严重的错误”。节目中连线的网友发表了支持李阳的言论,说男性诉诸暴力解决家庭纠纷,是因为女性长期对男性施加言语和精神暴力的结果,李阳表示认同,认为自己已经被妻子逼得忍无可忍。现场一位名叫马尚龙的男性作家还说,打几次不叫家暴:“它必须是持续的,不间断的,甚至是无端的没有任何理由的……”

李阳在节目上为自己辩护的片段。

对于暴力,人类总是会倾向从个人生活史的角度去分析暴力产生的原因,去分析人性的复杂,去分析家庭暴力所处环境的复杂。这种追本溯源的方式,虽然主观上可以是为了分析暴力来源,却在客观上为施暴者制造开脱的借口——一切都是事出有因,并非他本性使然。对此,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在《暴力》一书中提出这样的观点:“没有暴力的个体,只有暴力的情境。”分析暴力,应当从个体背景转移到暴力的具体情境之中。有些人认为暴力是人类的本性,需要依靠人类体制去阻止,但科林斯认为人类的本性不会触发暴力,反而会弱化暴力,而与其说社会制度组织了暴力,不如说它鼓励了暴力的存在,甚至将其制度化。

《暴力》

作者: [美] 兰德尔·柯林斯

译者: 刘冉

版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6月

在家庭暴力领域,不也是如此吗?男性因为缺乏行为震慑,因为满足于权力地位带来的控制感,而把身处家暴恐惧中的女性当作泄愤的对象;女性家暴则被冠以“女性解放”的头衔堂而皇之地存在着,如女星张雨绮家暴前夫事件中,很多人都没有关注张雨绮的家暴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还有很多被我们无视的同性恋家暴、老年人家暴、残疾人家暴……受暴力侵害的人每天都要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而社会与施暴方互相心照不宣地纵容着暴力的存在,在这种背景之下,明星竟然集体为施暴方辩护,自然会引发舆论强烈的反弹。

我们不否认人性的复杂,也不否认“家务事”的复杂,但是讨论一切事物复杂性的前提,是对暴力的零容忍。而在与暴力有关的讨论中,我们需要警惕各种暴力迷思:它们是社会顽疾的阴影,平日蜗居在言论市场的角落里,但一旦有事件发生,它们总会以新的面目卷土重来。

本文系独家内容。撰文:安安;编辑:走走;校对:薛京宁。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明星“人设”崩塌,是当代文化工业所能生产的最终剧本?

张靓颖事件:当公开信沦为表达私欲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