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逻辑或将彻底改变!“轻文旅增长运营”开启下一个10年红利

未来的地产行业是“C端的房地产”,是“轻文旅增长运营”时代的房地产。近几年,虽然整个地产行业每年仍直接贡献15、6万亿,带动几十个行业的联动发展,但不容否认:地产行业已经彻底告别“开荒期”时代,行业内供需关系正在逆转,C端客户资源的重要性已逐渐显现,借助互联网用户思维对房地产行业的降维改造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于是,重资产文旅数字化改造的“轻文旅增长运营”思维应运而生。

“轻文旅增长运营思维”是以文旅地产全生命周期中核心的四大发展阶段为基础,拆解各阶段的共性痛点问题,提示文旅地产项目开发需关注的要点,将重资产文旅数字化改造,帮助开发企业实现文旅地产项目的深层开发价值。

一、“轻文旅增长运营思维”重置顶层设计,让规划方案里的“故事”落地

传统文旅地产项目开发与轻文旅项目开发的不同点在于:在传统文旅地产项目开发中,企业为了获得项目开发资格和后续各方紧密的合作关系,需要兼顾项目本身条件和城市价值等多方诉求,在制定项目发展方案时先把“美好愿景”注入其中,但往往会出现“方案设计”和“落地执行”之间的落差,最终导致企业和各方之间的合作不顺。

这样普遍现象出现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房地产行业多年的成熟发展,非轻文旅地产商给到的 “模式化”“套路化”“口号化”“空想化”的设计方案已经无法在适应当下需求,对于开发企业及其合作方如何实现顶层设计的路径、方法、资源和执行力的具体方案,才是重点。

“轻文旅增长运营思维”从开发企业的顶层设计入手重置,让规划方案不仅具备描绘宏伟蓝图的能力,更要具备通过输出自身成熟模式、品牌和资源,从项目落地执行层面为企业提供系统化的有力支持。

二、“轻文旅增长运营思维”介入开发,让商业物业“活起来”

随着各界对于文旅地产可续发展的期待日益高涨,文旅地产项目中商业属性用地的比例和商业中要求开发企业自持的比例均大幅增加,一些项目动辄高达10%-20%比例的自持商业用地让很多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进,商业项目整体孵育时间长、对企业资源整合能力要求高、商业回流慢;退,红线在,如果没有自持商业整体项目都未必能通过。所以,如何对自持商业高品质运营,如何塑造商业自身造血机能,几乎成为文旅项目的共性痛点。

没有好的商业运营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留得住人的文旅项目,没有人留驻,文旅地产可续发展就是一个伪命题。

“轻文旅增长运营思维”介入项目整体开发阶段,从形态、空间、活动、传播等方面,全方位的不断吸引更多流量,并在拥有足够流量且持续保持增长迭代后,进一步增强文旅地产项目商业物业实现有活力盈利性运营从理论高度到落地实操的可能性。

三、“轻文旅增长运营思维”改造营销,让项目进入“自营销”状态

文旅地产项目客户天然具备地理空间较为分散的属性,且主体客户群已成功转向85-90后人群,这部分“互联网原住民”对体验、品质的需求更严格。所以传统房地产以“豪”“富”“贵”等为基础的营销套路完全失效,而新型营销手段在找到客户、客户沟通以及客户互动上就更为困难,甚至可以说很多企业对此“一窍不通”。

阿那亚、拈花湾一直被封为文旅地产领域的“神盘”,没有一家企业不希望自己能成为阿那亚。阿那亚30亿的年销售额,其推广和支出费用不到300万,老客户带新的比例高达95%,完全进入自营销。这样的状态是不是不可复制?

“轻文旅增长运营思维”给出的答案是:阿那亚完全可以复制!企业只要真正搭建自有的流量运转体系,并通过合理方式存续运营,就完全能实现存量市场的增量爆发。

四、“轻文旅增长运营思维”统筹运营,弥补客户服务的行业“短板”

文旅地产项目“未来非运营不可得”其实早就是开发企业的共识性认知,但运营到底怎么做,有没有操作手册,却始终的大多数开发企业的心病。很多企业团队奔赴阿那亚考察学习,但可惜的是仅学到了“皮毛和样子”。比如把阿那亚的食堂原样照搬、或者挖角阿那亚的运营人员、或者做和阿那亚一样的活动,照葫芦画瓢的举动虽然对于项目有所改善,但因没有运用轻文旅增长运营思维,不能从项目核心问题出发来思考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效果总是差强人意。

文旅地产项目想要做好运营,就需要把项目运营模式放在战略层面进行统筹考虑,运营体系也并非简单的销售道具,而是覆盖文旅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战略系统。基于“轻文旅增长运营思维”设计的文旅地产项目运营体系,通过客户体系运营、物业管理运营、商业服务运营、活动内容运营、品牌互动运营等,让终端消费流量的成活与持续成长的成为为项目提供可续流量的能量池。

目前,束缚诸多文旅地产项目发展的行业共性痛点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轻文旅增长运营思维”就是解决方案的关键所在。“轻文旅”从互联网思维对传统房地产行业降维改造,拥有打造“文旅地产新物种”的关键密码,并且做好了为文旅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持续赋能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