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专家、学者和从业者谈谈:游戏学人之未来游

4月17日,游戏学人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场研讨会由腾讯游戏学院、腾讯研究院、腾讯游戏社会价值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互动科技产业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为的是以游戏为主题,搭建一个专家、学者的交流平台,共同讨论未来游戏的发展趋势。

图注:游戏学人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在研讨会开始前,腾讯游戏副总裁、腾讯游戏学院院长夏琳远程发表了致辞,向到场嘉宾介绍了论坛的主题。她表示,游戏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于人类社会,为人类带来幸福感,并且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把新科技、新技术用饱含善意的方法回馈给社会,也是腾讯“科技向善”这一企业文化的体现。

紧接着,腾讯游戏副总裁张巍也远程发表了致辞,他在发言中着重强调的是游戏在多元价值方面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年中,游戏正在向文化、教育、医疗和公共服务等领域不断拓展,并展示出自身的可能性。一方面,底层的学术研究为项目提供了理论支撑,让游戏能够更好地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产学研的合作又催生了新的创意,在游戏中也能够实现文化传承。

随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教育和青年部主管、“玩游戏,救地球”联盟发起人Sam Barratt则从位于肯尼亚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署总部向到场嘉宾致意。他表示“玩游戏,救地球”联盟正在与全球30多个游戏公司通力合作,在游戏中鼓励人们保护环境,并致力于实现“碳中和”。他希望业界与学界展开更多合作,探索游戏如何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选择,寻找游戏和现实生活的关系。

在致辞环节结束后,三位嘉宾进行了主题分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互动科技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佳音的分享主题为《游戏中的人与AI》,她探讨了人们遇到游戏中的AI时对于AI身份的感知,以及这种感知如何影响玩家在游戏中的行为。例如,无论输赢,人们在遇到AI时的情绪跟遇到人类玩家的情绪是不同的。我们以后会跟AI有共情吗?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伴随我们与拟人化AI相处时间的增长,人与拟人化AI的共情很有可能发生。这预示社会的伦理规则、商业逻辑都会因此迎来重大变革。这些也是未来游戏需要关注的问题。

图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互动科技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佳音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熊硕的分享主题为《未来游戏与未来社会》。在演讲中,他提到从古至今各种形式的游戏,他认为游戏是不会衰落的,因为游戏不只是电子游戏,游戏作为一种形态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化的。在未来,虚拟和现实的边界可能进一步被打碎,游戏或许会以各种方式走进现实,可以让人们体验不同的人生,可以改变社会的形态,可以作为政治治理、管控风险的新渠道等等。

图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熊硕

腾讯魔方工作室群高级工程师王毅的分享主题为《〈秦时明月世界〉手游前沿技术探索》。作为一名从事引擎研发工作的程序员,他向大家分享了一些第一线的游戏研发经验。他表示,在动作捕捉、运镜和AI技术辅助等方面,移动游戏的开发水平逐渐与主机游戏靠近,这意味着玩家能够在手机上玩到越来越真实、流畅、富有沉浸感的作品。

图注:腾讯魔方工作室群高级工程师王毅

在嘉宾们的主题分享结束后,自由讨论环节正式开始。自由讨论主要围绕着三个主题,一是“当你向不熟悉游戏的人介绍游戏研究时会怎么讲”,二是“游戏对未来技术的影响”,三是“如何用游戏来呼吁环保”。这三个主题一个面向人群,一个面向未来,一个面向时代议题。作为游戏行业从业者、研究者,我们在观察和思考行业发展方向的时候,既要了解广大人群的认知和需求,也要针对未来作出合理的想象和判断。

因此,这样的讨论在今天的背景下是富有意义的,到场嘉宾们也针对这两个主题展开了丰富的讨论。在讨论中,针对第一个问题,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邓剑表示,要让游戏研究被学界和大众所了解和接受,还有一条比较长的路要走。许多做游戏研究的学者都是做文化研究出身,但国内的游戏研究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完整体系,还需要在深度上继续拓展,才能跟学术共同体进行对话。

图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邓剑

针对第二个问题,熊硕认为游戏作为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可以成为很多社会问题的试验场。无论是AR、VR还是大数据和算法学习,新技术都可以先在游戏中尝试实现,如果觉得没有问题,再进一步拓展到其他领域,这或许能够成为游戏对于未来技术的影响。

针对第三个问题,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秦兰珺则指出,呼吁环保的功能游戏并不少,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用游戏来呼吁环保,而是让这样的游戏受人喜欢,在市场上活下去。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影视动画创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刘洪琛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表示重点在于用环保提升游戏品质,这也与目前市场上消费者对游戏品质要求的逐步提高是相契合的。将知识融入到游戏中去,其实是个多学科交叉的问题,需要各个领域的专家进行合作,在内容和玩法上都不断打磨。

图注: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影视动画创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刘洪琛

自由讨论环节结束后,嘉宾们又在 Workshop环节中分组探讨了“2030年的游戏会是什么样子”这个相当具有开放性的话题,并且在讨论结束后分组展示讨论的成果。对于2030年的游戏,我们可以有什么样的想象维度?我们的想象既可以放在游戏技术上,VR、AR、脑机接口等技术的落地和成熟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游戏体验;我们的想象也可以放在游戏内容上,或许游戏将会越来越像传统的八大艺术,拥有自己的一套叙事理论和美学。我们同时也可以去想,在2030年的人类社会中,游戏会以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存在?毋庸置疑,游戏将会越来越多地与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结合,创造出更丰富多彩的生命体验。

嘉宾们的分享也基本上围绕着这些想象维度。其中一组嘉宾分享的主题与教育相关,他们认为未来数字游戏将会与社会公共教育系统结合,从而解决教育资源不平等、社会阶层分化等问题。另外一组嘉宾回顾了过去十年间从PC到移动平台的游戏方式的转变,认为未来十年有可能延续这样的趋势——从内容层面来说,游戏将会以一种更加拟人逼真的方式呈现在玩家面前;从交互层面来说,各项新技术正在不断拉近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在未来十年中可能会发生革命性的改变。还有一组嘉宾认为未来十年的关键在于“颠覆”,技术颠覆了我们对于生活的过往认知,而游戏也正在颠覆我们的时间和空间,我们或许会以一种虚拟的姿态永远活在游戏的数字世界中。最后一组嘉宾则认为,我们尚不可知未来的人和社会是什么样的,所以游戏也拥有不同的可能性,一些部分可能会更好,一些部分可能会更糟,一些部分也可能保持不变。这组嘉宾谈到了第二人生,谈到了数字治理,也谈到了人类永恒不变的对于情感和欲望的需求……说到底,游戏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它的发展和意义与社会本身是无法切割的,谈论游戏的同时,我们也是在谈论社会与自身。

图注:现场专家、学者和从业者们进行分组讨论

在当下,这样一场游戏学人专家研讨会是有意义的。一方面,游戏作为第九艺术有其自身的美学价值,另一方面,游戏作为一种工具和表达方式也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认知和生活方式。专家、学者和行业从业者们正在通过产业研究和交流推动行业整体基础建设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也是为了未来的游戏发展之路奠基。

正如熊硕在主题分享中所说,游戏正在不断地打破虚拟和现实的边界,游戏越来越多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是个不可避免的未来趋势。当我们逐步走向这样的未来时,我们应当如何认知游戏?应当如何认知游戏对于现实社会的影响,以及现实社会在游戏中的投射?虚拟与现实的交织和互动会为我们带来更好的世界和更棒的生命体验吗?这些问题都要留待未来去回答。

腾讯游戏学院一直致力于推动游戏产业研究,曾经与北京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以“星海计划”为名共同创立“游戏学研究共同体”,旨在打通游戏各广泛研究领域,推动国内游戏学的研究和发展;也曾与中国人民大学和腾讯研究院协作举办《数字文化产业就业报告2020》发布暨研讨会,这表明腾讯游戏和腾讯游戏学院正通过与学界、业界构建产学研体系,夯实行业的底层能力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腾讯游戏学院、腾讯研究院、腾讯游戏社会价值研究中心将会持续举办类似的活动,不断探索游戏可能性的边界。